信托课堂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 —— 疫情防控篇

时间:2020-03-10

一、疫情期间客户到营业网点办理业务要注意那些事项?

客户应严格遵守所在县(市、区)、街道、社区的防疫管控措施,在取得“健康绿码”前不出门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在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时,应正确佩戴口罩,自觉接受网点工作人员的登记、测温、消毒等防疫措施,配合工作人员的引导、疏导工作,避免人员聚集,等候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有条件的可自带签字笔,减少公共物品的使用率;业务办理完毕后,尽快离开营业网点,不要长时间逗留,返回家中后,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对线上操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也要注意定期消毒杀菌。

二、金融机构对于疫情防控有哪些“绿色通道”?

根据《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好与防控疫情相关的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简化开户流程,加快业务办理。积极开辟捐款“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款项第一时间到达指定收款人账户。减免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办理防控疫情相关款项汇划费用。鼓励清算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向慈善机构账户或疫区专用账户的转账汇款业务、对疫区的取现业务减免服务手续费。

同时,银行应当为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进口、捐赠等跨境人民币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需的疫情防控物资进口,外汇局各分支机构要指导辖区内银行简化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与材料。

另外,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确保资金汇划渠道畅通和国库业务相关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构建疫情防控拨款“绿色通道”。各级国库部门要简化业务处理流程和手续,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安全、准确拨付到位。

三、疫情期间常见的电信诈骗套路有哪些?

(1)虚假售卖特效药、医用口罩:诈骗分子在网上散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效药和医用口罩信息,诱骗上当消费者购买,先转账付款后发货,结果骗子骗走钱财、逃之夭夭。

(2)以虚假退改签为由诈骗:诈骗分子在网上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义散布将机票、火车票退票改签的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拨打不明电话或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从而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转走钱财。

(3)以虚假捐赠的名义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手机冒用红十字会或民政等部门的名义,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虚假募捐信息,利用消费者同情心来行骗。

(4)谎称亲友感染病毒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冒充亲戚、朋友来电称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隔离,并以救治、缴纳住院费等为由要求对方转账。

(5)谎称银行工作人员来电推荐疫情专享高回报产品:诈骗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谎称银行正代理某投资公司超高额投资回报产品,属疫情期间紧俏产品,须汇款至投资公司专用账户或指定人员购买。

消费者应做到“六不”和“三问”。“六不”: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三问”:遇到可疑情况,主动询问当地派出所公安民警、主动咨询开户银行人员、主动询问当事人。

 

【案例警示】

疫情诈骗案例集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当大家都在全力抗击疫情时,一些不法分子却趁火打劫,骗局种类多多,各地已有多人上当受骗。防骗与防疫同样重要,现在就来揭露疫情诈骗套路!

案情再现01:发布虚假口罩广告,诱导付款

1月29日,警方接到举报,有人在微信朋友圈以兜售口罩为名发布虚假广告,待收取费用后将受骗人“拉黑”。嫌疑人邱某被抓获后交代,他看中了口罩短缺的“商机”,在朋友圈声称自己有大量口罩出售,并将信息在网络散播。待他人付款后,邱某即以第二天发货或暂时没货等理由往后拖,直至将对方“拉黑”。连日来,先后有四川、河南、浙江、江苏等地群众被骗。

套路解析:在口罩成为急需用品的时候,骗子以代购、进货、低价批发口罩的名义收取资金,有的在收款后提供虚假快递单号,或寄出与口罩无关的物品,然后将受骗者拉黑导致无法联系。

如何防骗:购买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用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确保产品质量和资金安全。另外涉及个人信息填写时也需慎重,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信息、银行账户、手机验证码等。

案情再现 02:“特效药”,骗取财物和信息

1月28日,陈先生听信骗子推销“新冠病毒特效预防药”,被骗走了9000元。事后察觉被骗,联系对方已经关机,于是报案。民警发现陈先生所购得的所谓“特效药”,只是用一个简陋的透明塑料袋装着,呈绿色,共计42颗,成分不明。嫌疑人被抓获后交代,该药片只是普通的保健药品。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特效药,诱导用户购买并在钓鱼链接中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并骗取对方钱财。

如何防骗:国家相关机构针对疫情研发的所有药品均会在媒体公布,大家记得要时刻关注权威报道,面对打着“推销药品”旗号的不法分子,在未核实真伪前,绝不相信。

案情再现 03:谎称儿女感染,骗取治疗费

近日,何先生接到一通陌生号码来电,对方声称“你的孩子在学校因高烧已被我院隔离救治,不能回家,家人暂时不要前来探视,以免传播,请速向以下账户汇入住院款。”何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的孩子正在家中,何先生才没有受骗。

套路解析:骗子利用疫情爆发导致部分在校大学生尚未回家的情况,假冒高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谎称“您的孩子感染了新冠病毒住院已被隔离医治”为由,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汇入“医疗费”,骗取钱财。

如何防骗:收到亲属感染等通知信息,一定要与亲属本人或其所在单位、学校等多渠道进行确认,切勿匆忙打款。

案情再现 04:伪装旅游/酒店/快递退费

“您的快递因受疫情影响,无法送达。我们已安排为您退费补偿,您可以点击本链接,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后,输入验证码办理退费。”吴先生收到短信便点击了链接登陆,随即收到了验证码。在连续输入验证码后,吴先生收到自己银行卡的4500元扣款通知短信,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套路解析:骗子借口旅行取消补偿、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费等,以发送虚假通知短信的方式诱导用户提供银行卡等相关敏感信息,并借此盗取卡内余额。

如何防骗:涉及退款、补偿一定要在官方商家平台进行,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操作。所有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非官方链接,统统关闭。

案情再现 05:伪装行程退改签

外地工作的孙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XX旅客您好,您所预定的XX航班因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被取消,收到短信后及时与本次航班处理专线电话XXX联系办理退票或改签,以免耽误您的行程。“孙女士立刻拨打了短信提供的号码,随后她在改签链接中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谁知,等来的却是卡内余额全部被转走的银行卡提示短信。

套路解析: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控疫情传播,铁路、民航、道路交通都推出了免退票费政策,让大家更安心地守在家里。但不法分子却打着“退改签”的幌子,引导需要紧急退票改签的人关注,并以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等为由进行诈骗。

如何防骗:遇到陌生号码发来的陌生网址或网页需谨慎点击,不在不明来源的网页里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收到可疑退改签信息时,第一时间拨打官方热线或与官网客服核实确认。

案情再现 06:假冒公益组织,骗取捐赠善款

近日,揭阳市发生一宗利用疫情捐献,在微信上注册假冒“武汉市慈善会”的公众号诈骗的案件。1月29日晚,刑警支队抓获嫌疑人蔡某。经查,蔡某初步交代其假借“武汉市慈善会”的公众号诈骗100多宗,涉案金额8000多元,东莞、茂名、揭阳等多地群众受骗。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通过网络、通信工具等多种方式,冒用公益组织或医院等名义,向用户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大众的同情心实施诈骗。

如何防骗:如果想捐款捐物献爱心,应通过正规官方渠道,对从网络上发布捐赠消息的个人和机构要注意核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遇到疑似假冒的公益组织,可登录官网查询或拨打官方热线验证收款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