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课堂 | 开课啦~教你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

时间:2020-06-05

一、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

  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工作中积累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也是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


二、金融机构保护措施

1.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 防范外部非法入侵系统窃取个人金融信息;

2.建立内控制度, 对可能出现的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环节进行排查;

3.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管理机制, 切实防范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

4.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依法使用、保存和销毁客户原始凭证资料;

5.规范查询本人、代理查询他人金融信息的程序, 审核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有关法律文书;

6.建立员工行为准则,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 与涉密岗位人员签订书面保密承诺书。


三、金融消费者要强化个人金融信息风险的防范

  在金融业虚拟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金融机构加强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外, 广大金融消费者也应增强防范意识, 妥善采取保护措施, 确保自己的个人金融信息等隐私信息不受侵害。

1.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 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 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 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如“仅供申报**信用卡用冶, 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 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 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 不可随意丢弃, 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 在任何情况下, 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 如遇到此类情况, 应予以拒绝, 必要时立即报警。